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地区 >> 海南省 >> 信息正文

海南琼海——留客村蔡氏民居

海南琼海留客村蔡氏民居
    海南琼海蔡家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留客自然村。1934年由印度尼西亚华侨富商蔡家森兄弟四人共同修建,四座建筑风格相拟,占地3亩,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城堡型建筑群。坐东南,向西北,这其中以蔡家森住宅规模最大。有50个房间,80多道门,116个窗,被喻为“海南侨乡第一宅”。2004年8月8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前,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有1080个单位入选。琼海市的蔡家宅名列其中。
琼海蔡家大院
  “海南侨乡第一宅”中西合璧演绎神奇
  从琼海市区驱车约40分钟,来到位于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的蔡家大院。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宅院,留客村余村长告诉记者,蔡家大院是村中印尼富商蔡家森1934年回乡建造的,宅院虽然经历了76年风雨如今风姿依然。
  发现
  宅院设计另类有窥孔和枪眼
  余村长告诉记者,蔡家大院主人名叫蔡家森,1886年出生在留客村,在家中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蔡家森幼年辍学,十多岁就上街卖小吃赚钱,“蔡家森的经历非常曲折,他先是被村人带去新加坡,后又孤身去了印尼,经过打拼,在印尼安汶省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在印尼经历了33年风雨后,蔡家森荣归故里,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盖起这座豪宅。”余村长告诉记者。
  由于当时当地治安混乱,兴建宅院期间,蔡家森与设计者商议,将宅院设计成有高大围墙连着横屋,并将两座大屋环抱的城堡式建筑。横屋楼上楼下一些角落留有可观视宅外的窥孔和枪眼。蔡家大院由四座砖混结构、合院式建筑组成,分别是蔡家森宅、蔡家炳宅、蔡家锦宅、蔡家宏宅。四处住宅总面积约2645平方米,由4间大瓦房和9座横廊、门楼、钟楼、水池和走马楼等组成。大院正前有3个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门,大小窗户100多个,大门两侧还各有一个枪眼用于防卫,外观像四合院。
  说到窥孔和枪眼,余村长讲了一个故事。宅院建成不久的一个晚上,蔡家森一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立即持枪到枪眼中窥看,发现门外站满了土匪,他本想对这些土匪开枪,但转念一想,土匪人这么多,自己寡不敌众。灵机一动,他开门让土匪进了自己的宅院。土匪们扛着大刀向蔡家森要钱,蔡家森说,我的钱都用来建宅了,不过珍藏了四把驳壳枪,你们要可以拿去。那时候枪对于土匪来说可是罕见的东西,听说蔡家有几把枪后急忙走了,此后再不敢到蔡家闹事。
  资源
  大宅后古树会“流血”“结痂”
  漫步蔡家大院,遍地是柔软的落叶,抬起头,会发现一缕缕懒散的阳光透过雕满古钱币图案的木质窗印黄你的脸庞,却没有丝毫刺眼的感觉。坐在蔡家大院的“济阳堂”,被时间擦去一层油漆的红木椅上,四壁上的老照片回放着一幅幅当年模糊的影像。在蔡家老二蔡家炳住宅后面,有一棵四五个成年人才抱得过来的古树。余村长告诉记者,这是一棵重阳树,在有留客村之前就已经在这里了,“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如果用刀割一下,它会像人一样‘流血’,还会‘结痂’。”余村长说。记者用指甲在这棵重阳树上划了一道,重阳树皮很薄,轻轻一划一小块树皮就掉下来了,露出肉色的树茎,里面有一条条血丝。余村长指了指树上一个个脸盆大小圆球形的节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因为这棵树被人砍了枝条长出来的。
  宅院前有一方形池塘,里面原来种满荷花,每到夏天荷花盛开,附近村民都会来这里看满池荷花绽放,微风拂过,能看到“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的美丽画面,“现在池塘里的水差不多干涸了,等蔡家大院正式开发后,我们会恢复这个池塘当年的美丽景色。”余村长表示。
  余村长告诉记者,蔡家大院里每层有居室、厨房和近似现代的卫生间,布局相当前卫。8米高的客厅“济阳堂”为典型的厅堂,中式的坤甸、红木桌椅摆放得整齐有序。宅院整体外观像座古城堡,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上下大屋的前檐既有中国古钱币和古代宫灯雕塑,又有西方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屋脊翘头,又大胆使用西方的方、圆、弧等浮雕图案。
  开发
  各种设施完善后将对外开放
  余村长告诉记者,解放后,蔡家大院一度作为朝阳乡粮所。公社化时在这里办过全村人吃饭的集体食堂。作为“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大院独特的资源是海南唯一的,在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蔡家大院成为珍贵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很多国内外专家慕名而来。现在正在洽谈合作事宜。“目前工程还在筹备当中,合作公司要向村民征地建一些旅游设施,各种设施完善后,蔡家大院将对外开放。届时,蔡家大院将成为博鳌旅游的一部分。”余村长表示。
(文字来源:海南特区报见习记者 俞健 记者 单正党)

走访博鳌留客村“海南侨乡第一宅”
    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的蔡氏民居,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建筑兼有中西风格。楼房占地600多平方米,宅子为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结构,由两进堂屋、两侧两层横屋以及前后庭围墙环抱而成。中新社发尹海明 摄
  中新社琼海三月二十九日电 走访博鳌留客村“海南侨乡第一宅”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尹海明
  海南琼海是著名的侨乡,不少村庄几乎家家都有“番客”(南洋华侨),留客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距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约三四公里的秀美村庄,烙刻着浓厚的侨乡印记:中西合璧的“海南侨乡第一宅”、会讲“番话”的阿婆……
  从琼海市区往博鳌方向东行,车过朝烈万泉河大桥右拐,就走上了乡村土路。听说记者要看留客村的“大宅”,一群小学生骑着自行车,沿着椰林道热心带路。
  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的蔡氏民居,坐落在村里的一颗百年古树旁,外观形似城堡,坐东南,向西北。院墙上有了斑驳痕迹和苔藓,但高墙深巷和宅院里雕梁画栋,会让人感到昔日的荣华。
  看护宅子的人打开铜制大锁,推开红漆大门,走进天井里。宅子为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结构,由两进堂屋、两侧两层横屋以及前后庭围墙环抱而成。共有五座楼梯,楼上楼下大小五十多个房间,八十多扇门、大小窗户一百零四个,竟然有布局蛮现代的厨房和卫生间。
  上下大屋的屋檐融合了中原、南洋甚至罗马建筑的特征,既有中国古钱币、古代宫灯雕塑,也有西式立体花盘。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屋脊翘头,又有西式的方、圆、弧等浮雕图案。二楼的护栏和楼顶上的房顶、横梁上的红漆涂料仍清晰可见。
  高达八米的厅堂上部供奉祖先牌位的传统密闭式“公阁”“济阳堂”。“公阁”建得很高,烧香祭祖要用专用的梯子上下。厅堂两旁的墙壁上挂有蔡氏一代代亲人的照片,照片上蔡氏先辈西装革履,儿孙满堂。
  据介绍,这座深宅大院由一九一一年旅居印尼的华侨蔡家森回乡所建。像很多海南“番客”一样,发了财的蔡家森兄弟雇了脚夫,挑回几十担光洋盖祖屋。留客村的一些老者还记得当年的情景:帮蔡家起屋餐餐都有“干饭”吃。
  一九三九年日寇侵略琼岛,蔡家三兄弟撤回印尼。蔡氏不愿离开故土的母亲去世后,大宅就一直空着。直到一九八七年,蔡家人才从印尼归来,到“公阁”拜祭逝去的亲人。
  记者参观时,恰逢蔡氏的第五代孙前来上香。他说,“现在家人大多在外侨居,自己也常往来于印尼间做点小生意。大宅由村里乡亲帮着照看。”
  如今,蔡氏民居是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常有有人前来参观。

蔡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