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地区 >> 福建省 >> 信息正文

蔡世远、蔡新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贡献及其意义初探

 蔡世远、蔡新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贡献及其意义初探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柯蔡委员会 蔡干豪
  台湾作为祖国领土的一个部分,与大陆的关系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中涌现过不少值得纪念和研究的人物。蔡世远和蔡新都是清康乾盛世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都是太子太傅,他们的思想对康熙与乾隆两代皇帝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他们思想的影响,对清收复台湾、发展台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目前公开的资料有限,我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对他们的贡献进行粗浅的研究,抛砖引玉。
  蔡世远(公元1682~1734年),清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字闻之,号梁村先生。因世居梁山,学者自称“梁山先生”,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下布(今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举于乡。受业于张伯行。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赴京应试成进士。改庶吉士。为李光地器重,经他推荐参与分修《性理精文》。因母病返闽,受聘主讲鳌峰书院。订立学约,其教以立志为始,以循序体察为致知之方,以敦本立诚为行之要,有成就者众。雍正元年(公元1732年)受诏入京,授编修,入直尚书房。历六年迁礼部尚书,直内廷十年。未尝一日辍,郡王以下自署受业。因族事株连降职,次年复职。卒于任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谥文勤。
  蔡世远博览经史,继承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学说,又深入研究周敦颐、张载等名家之说,致为有用之学,是“闽学派”的骨干。雍正《制祠》称他:“研究于天人、性命、砥砺乎理学、文章”,“克探濂、洛、关。闽之蕴”。在理论上,主张把“敦本立诚”作为力行的原则;在学习方法上,以“循序体察”为“致知”的途径。在经莛讲官,对皇子授“四书”“五经”及宋“五子”等。书法善行、草。编著有《漳州府志》、《二希堂文集》二十五卷、《朱子家礼辑要》、《性理精要》,《鳌峰学约》、《历代名臣言行录》、《评选古文雅正》、《汉魏六朝四唐诗》等。
  蔡新(公元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下布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礼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后官居极品。在42年的宦海生涯中平步青云,蔡新服官莅政期间,正承康雍之后,又逢乾隆盛世,朝廷典章制度基本完备,一切有旧章可循。他只是恪遵成法,稍有创革。他任侍讲,启迪诸皇子,动必称儒先。他的努力和表率使清政府加快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加速满汉融合,受到乾隆皇帝的崇爱。为乾隆、嘉庆两帝所器重,为乾隆盛世积极出谋献策,为中国疆土统一做出功不可抹杀的努力。他授任《四库全书》编纂10来年,蔡新默不作声地不知亲自校阅了多少文卷。
  蔡新和他的从叔父一样,言谈尽是公务,绝少提及私事。蔡新担任朝廷大臣,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常考虑到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厉害关系,如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发生一起噶刺吧土番杀害中国商人事件,福建官员上报这件事,并请禁止南洋商贩以困之,朝议未定。大学士方苞知道蔡新有经济策略,因而写信询问蔡新。蔡新在复信中说:“南洋杀汉商是非法的。但汉商平常违反禁令,久居其地,自弃化外,名虽汉人,实与彼地番种无异。揆之国体,实无大伤。”依赖洋船往来过生活的不下数千家,一旦禁航,那么,经商没有资本,务农又没有产业,势将流离失所,又毁弃民间千百生民的生活。方苞接受蔡新的意见,于是,对南洋的通商没有禁止。蔡新这一建议,对于促进东南沿海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繁荣沿海经济、增加国家收入、交流中外文化,都起着积极作用。
  蔡新由于人品端正,学问深醇,不仅德望重于朋僚,更深得乾隆皇帝的器重。他职位屡得升迁,直至“官居极品”。蔡新在家中逝世,时年九十三岁。朝廷接到疏文后,嘉庆下谕说:“原任大学士蔡新,人品端正,学问深醇,久任纶扉,兼辖部务,俱能恪恭奉职,而在尚书房行走最久,朕及诸昆弟俱经授读,懋着慎勤。着加恩晋赠太傅,并着巡抚汪志伊代朕奠酒,以示眷念旧臣祭意。折内称有子四人,孙行达,并令择其出息者二人,送部引见。并赐祭葬,谥号文恭。
  蔡新在哲学上,坚持孟子“不动心”的宗旨,收集先儒谈操心、养心、存心、求放心的言论编为集,名《事心录》,终生诵读、玩味。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佛、道的哲学观点进行批判。驳佛教“三不可得说”,认为佛教“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说不可取。指出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过去的错误谬误正可以作为预见未来的重要依据(《三不可得说》)。在《治必有为而后无为论》中批判道家的无为论,认为必须通过有为而后才可以大到无为。蔡新著作有《缉斋诗文集》16卷,《读史随笔》1卷,《文献通考随笔》1卷。
  闽台两地自古以来是习相通,语相同,唇齿相依。在台湾建省以前,台湾隶属福建,台湾的民众80%祖籍地在福建。蔡世远和蔡新都十分关注关心台湾这一疆域。
  清初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海上骚乱和海盗猖獗、与中国贸易往来的海外有些国家动乱频繁,社会的动荡经常波及我沿海地区和台湾。朝中有不识台湾重要意义的议政大臣昏庸无知,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菽贼”,不如“迁其人,弃其地,而专守澎湖”,甚至还信口雌黄说“此一块荒垠,无用之地耳,弃之可也。”康熙对弃守也无定见,也一度认为“得之无所佳,弃之无所损”。蔡世远作为太子太傅,以政治家、哲学家的眼光,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怕已经回归的台湾得而复失,不怕妄嫌,从实际出发坚持不同看法,努力谏言。对台湾在祖国疆土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认为“台湾海外,在南纪之曲,东倚层峦,西界漳州,南邻粤,北之鸡笼城与福州对峙,地近河沙叽小琉球,周袤三千余里,孤屿环瀛,土壤澳衍,禾稻不粪而长,物产蕃滋,果馔赢蛤,硫磺水藤糖蔗,无所不有,故东南一大聚落也。(蔡世远《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蔡世远的思想和施琅等武官的“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不谋而合,更加坚定了康熙设立台湾府的决心。
  蔡新历来很关注台湾这一疆域,蔡新认为:“盖朝廷视漳重于会城,而视台又重于漳,故公之泽愈推愈远,公之用亦愈试愈奇。台湾自入版图今百年,设官置吏与内地相同。盖漳泉之外官,全国之屏蔽,而沿海七省要害之区也。其地西滨海,东届深山,延袤两千里,其土沃壤肥衍,五谷不粪自熟,其物产则薯芋、糖蔗、水藤、竹木、硫磺皮革、角筋之备用。其土著则社番庄客,富商大贾有室家之聚(蔡新《郡侯蒋公调台湾德政诗序》《蔡新缉斋诗文集》96页)。都为清政府治理台湾,发展台湾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如何治理台湾,保证台湾的稳定,蔡世远提出了对台湾的发展经济和管理办法,希望选派廉洁奉公的能人去管理台湾。在台湾府总督满公赴任台湾,处理台湾民事时,蔡世远在中又做了提出:”台湾吾故土、故民“,要妥善处理台湾问题(蔡世远《与总督满公论台湾事宜》)。蔡世远还提出对台湾的治理策略:一是“兴教化以美风俗”,二是“和兵民以固地方”(蔡世远《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可见其用心良苦。
  蔡世远为了实现其治理台湾“兴教化以美风俗”的哲学家理想,积极参加与支持台湾书院设立工作。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台湾知府卫台揆始建的崇文书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台湾最早设立的书院。首先得到支持的是蔡世远和是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从连横的文稿可以看到,“康熙四十三年,知府卫台揆始建崇文书院,五十九年分巡道梁文煊亦建海东书院,各县先后继起,以为诸生肆业之地。内设斋舍,延师主席,设监院以督之,每月管师各试一次,取生童各20名,每名给膏火银七钱。课外各40名,每名三钱七分。而山长束修400元,加考小课120元,监院月薪10两,扃试之曰,别给饭膳50元,均归学租支之。”
  福建的书院与台湾的书院交往十分密切。以福州的鳌峰书院为例。其在清代被列为省城的四大书院之首,为台湾的官宪士绅所推崇。1715年,台湾诸罗县学重修工程完成,当时的台厦道陈便托人请鳌峰书院的山长丁莲曾被邀至台湾讲学,其“倡明经术,海外化之”。台湾的一些士子也以报考鳌峰书院为荣。如台湾淡水厅的光绪乙亥举人李藩岳就曾就学於鳌峰书院山长郭柏荫的门下,期间,他还向福州的一些大书院(如风池书院)的山长请教。
  由於在福州鳌峰书院就读的台湾士子有一定的数量,该院於嘉庆七年(1802年)订立章程时规定:学生因事告假回乡,按路程远近给假,近则一月,远如台湾给五月。旬准假一日。凡告假者均在号薄上登记。此外,尚有一些台湾科第中人在福州的鳌峰书院任教,有的还负起监理书院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责任,如陈震耀和黄本渊。
  陈震耀,台湾嘉义人,少聪敏,博通经史,嘉庆十五年曾参加北京会试,後在台湾办理过团练,主持凤山的凤仪书院,在福建担任过闽清、平和等县的教谕和同安训导,又曾助修过福建通志等,晚年在陕西等地任官。在监理鳌峰书院期间,他眼看省城贡院破败,号舍狭窄,潦湿熏蒸,遂与当地士绅商量後决定募资扩建。他亲自指挥修建工作,结果在一年里“增号舍千馀”,为应考诸生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就是》《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六中所记载的:“道光五年调省,监理鳌峰书院,助修通志,仿刻先贤遗书,志论归之。任内募捐建省垣贡院,并董工役。”
  黄本渊,台南人,系嘉庆十八年的优贡生。他当过长汀县学教谕和福州府学教谕,後监理福州鳌峰书院。任职期间,对书院生员谆谆善诱,培养出大批人才,在教学上很有建树,当年福州一带的士子常将黄本渊的名字同书院联系在一起。为表彰他的贡献,当局拟提拔他任知县,他辞职不受,返回台湾过着耕读的生活。蔡世远对台湾书院的影响,为台湾理学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对“和兵民以固地方”的策略,蔡世远在给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书中做了许多阐述,提出台民暴乱之由系“官斯土著者不免有传舍之意,隔膜之视,所以致乱之由。”“今兹一大更革,文武之官必须慎选洁介严能者,保之如赤子,理之如家事,兴教化以美风俗,和兵民以固地方。”,他强调“为圣天子固海外沧桑,为我闽造无疆之厚福,惟此地可行,惟阁下能行之。”(蔡世远《与总督满公论台湾事宜》)
  关于选派廉洁奉公的能人去管理台湾。蔡新认为台湾如此要塞的官吏人选要特别重视。他认为“今天子神圣,文武知人善任,故数十年来守台之吏,自巡查以下必简中外有威信、知大体、可畏爱者往庄其任,非内地干济之才固不以膺斯选也。”而且注意台湾地方治理特色,多举荐选派闽南人为地方官员。从历史资料记载,治理台湾闽南籍名将有施琅、姚堂、蓝理、阮蔡文、施世骠、蓝廷珍、许云、欧阳凯、朱天贵、蔡功、蔡攀龙、林荣茂、施必功、陈汝键、詹六奇、林竿、林亮、李日煜、林葵等;游击以上的有谢嘉、蔡盛、王德、曾捷、张胜、施启东、林虎、朱德弘、王猛、赖贯、黄宗、戴参、林明等;千总以上的有韩进忠、黄富、林芳、许毅、林儒、陈远致、蔡斌、王祖等。蔡新还注重台湾官员将领的升迁处罚。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倡乱,惨杀官民 ”(蔡新《台湾统兵参赞大臣福建陆路提督世袭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苌溪蓝公墓志铭》),“林爽文之后,漳、淡水林姓受株连,成祖亦逮京讯问。次子海门素有才,携巨金入京谋救。”“海门以乡人礼见”蔡新。蔡“新嘉其孝,留之家,妻以女”。“成祖得免,还其产。”(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乾隆五年(1740年),噶喇吧(今属印度尼西亚)发生荷兰殖民者屠杀华侨的惨案,史称“红溪惨案”。翌年,福建巡抚奏闻于朝,并请“禁止南洋商贩”以困之。“海禁”不但影响了我国沿海地带与南洋的贸易往来,也给闽台的交流带来很多不便。对此,朝臣意见不一。内阁学士方苞知道蔡新生长于闽南,且有经济策略,就写信征求蔡新的意见。蔡新的回信中认为,禁止通商有弊无利,特别是福建沿海民众和台湾民众主要依靠海域经济生存,“海禁”只能引起沿海民众财物损失和闽粤两省财源困乏。因而主张“静加查察”,若噶喇吧继续迫害中国商人,那也只禁止与噶喇吧通贩,其余南洋诸国“听从民便”。方苞接受蔡新的意见,并向朝廷建议,遂得以实施,进一步促进了闽台两地的民间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由于蔡世远和蔡新等群臣的努力,自1683年台湾回归到1885年沦陷日本殖民地的212年中,人口由20万增加到320多万,行政区划由1府3县增至1省3府1州,辖16县2厅。变蛮烟瘴雨,地广人稀为美丽富饶的宝岛。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以后,企图改变台湾民众的中华根的观念,始终没有得逞。不论闽台两地隔绝多久,闽台两地的血缘、地缘、文缘都紧密联系。
蔡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