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谱碟 >> 信息正文

四川——蔡氏谱系源流

    据清光绪丙子岁春芳公编并木刻印刷本平都济阳堂蔡氏族谱,明朝年间广东梅洲府程乡县松源祖屋诗公次子伯仁公后裔,徙入蜀东丰都北岸安仁里七甲万顺场踏水桥旧屋湾,在踏水挢定居后其后裔分户,分支繁衍。
  据史载明崇祯三年(1630年)据米脂十八寨起义的张献忠,自号八大王。人称黄虎。崇祯八年(1635)与高迎祥大举东征,攻破凤阳,转战陕,晋,豫,鄂间。三年后,受朝廷招抚,屯兵谷城。但拒绝裁减军队,不受调度,当了一年官军后,再度起义。崇祯十三年(1640年),率军。在川东大举用兵,第二年在开县黄陵城大破明军。出川破襄阳,取武昌,克长沙。不足一年,在次杀进四川,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冬,在成都建立大西王朝,自称皇帝,与北方李自成的大顺王朝相对应。明军,清军,农明起义军在四川反复鏖战,攻城拔寨,血染山川,人口锐减。史载当时川东地区因战乱而出现土地“忧为空旷,草蓬蓬然而立,弥山蔽谷,往往亘数十里无人烟。”原有居民大半死于战事,侥幸逃生的人隐于荒山僻野。
  经过明末大规模战乱,清初四川人口只有60余万。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涪洲志》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涪洲仅余790户共6036人。涪州人遭受的战争浩劫可见一斑。客观的说,四川人口锐减,是明军,清军,农民起义军反复拉锯厮杀的结果。据《明清史料户部题本》载,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给皇帝一道奏折说:“增赋无策,税款难征……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来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尚无别的良策。”康熙十年(1671年),清王朝出台政策:“无论本省与外省文武官员,有招募三十家入川者,量与纪录一次;招募六十家者,量与记录二次;或至一百家者,不论满清,即准开转”。把移民多少与地方官政绩升迁结合起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招民填川诏》下发各地,命令从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此后几十年间,形成“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当时清政府给移民的优惠政策是“挽草为界”进行圈地,谁先挽草,这片地就给谁,荒芜的土地太多了,只要有人耕种就行。一时出现过“五口百亩之家”的现象。那些早期进四川的移民,许多人成为大户人家。各州县地方政府还有一些配套措施,比如“占地为己,免于起科,官给耕牛,减免赋税”等等。这样的移民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据清光绪八年丰都包鸾蔡氏族谱(摘录)先世楚人祖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氏绍全公子明榜,明聪,明坤三兄弟由官史徐庭辉送赴入蜀川东丰都北岸九甲旧湾坝(踏水挢)。因见居地有其族至今繁衍因於五百年无替其本支也,明坤公率其家人胥宇由丰都北甲迁至南岸於菠罗坝(菠罗本佛言)包鸾坝。繁衍生存由绍全公开派记入包鸾蔡氏族谱为一世祖。其兄明榜,明聪无其解说可能就在踏水挢附近繁衍生存。由此可推定踏水桥周边以绍字或明字开派的可能是绍全公一脉也。
  据民国卅七年百岩脚老院子文波字叙章在蔡氏族谱蔡氏源流,手抄本中提到是麻城县孝感乡高坎堰人氏证实其祖籍与包鸾蔡氏同一根源地也。
  涪陵北拱蔡氏据载也是麻城县孝感乡人氏,由此可见当年官史徐庭辉赴送入蜀的也有北拱蔡氏一脉,百胜,黄家沟蔡氏可能是北拱蔡氏分支后裔所居地也.
明朝年间入蜀的伯仁公后裔来看,据光绪丙子岁平都济阳堂蔡氏族谱记有出生年的五世嵘公明朝天启丙寅年生.六世奕叶公清朝顺治八年生七世如兰公清朝康熙壬戌(1682年)年生.
  当年官史徐庭辉送赴入蜀的蔡氏并非只有明榜,明聪,明坤兄弟三人,可以推理还有其麻城县孝感乡的俸坚,俸龙两兄弟。涪陵百胜蔡嘉,垫江蔡有春可能也在其中.
  百岩脚老院子俸坚、俸龙公两兄弟入蜀来看其五世孙(排行四)应元雍正三年生(1726年)其长兄应辅公约为(1705年)年生,其四世祖维霞公约为(1680年)年生.三世祖承尚公约顺治十一(1655年)年生.二世祖俸龙约为明崇祯二年(1630年)年生.以此推定入蜀时间大约在顺治(1644年)后的十至二十年之间(1644-1664)。,以此而论俸坚,俸龙两兄弟入川时间基本上应与明榜,明聪,明坤三兄弟入蜀和涪陵百胜蔡氏一脉的时间大体相像而祖籍地相合地名更细(高坎堰)。
  在从上往下推,入粤始祖福粤公五世定夫公1198年生四十八岁(宋)淳佑四年甲辰科进士授海军节度使通判.到入蜀伯仁公后裔七世孙如兰公康熙壬戊(1682年)年生,传十一世1682-1198=484年除以11世=平均代差44岁。
  从定夫公(五世祖)1198年到十四世应元(雍正三年(1726年)九代.1726-1198=528年除以9代=每代58.6岁,看来以不可能,这当中可能有缺代差的历史记录.如果按代差44岁计528除以44岁=12应元也就是十六世了。
  然而在蔡氏族谱广东诗公四子伯礼公十五世为应字辈可以看出来应元公为十五世是合理的.与其后裔们的现行辈分称呼相吻合.但不是伯仪,又而是伯礼公之后裔了。
  由以上几支入蜀蔡氏来看来路湖北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人氏后人均称以是湖广填四川的流传其根源,都是与明末清初的大移民有关.但都是以入蜀为一世祖按辈相传的家族史资料记载.由于入蜀时间的先后的不同,各支之间都以入蜀为一世祖相互向下论辈分从以上可以看出来是不对的。
  在丰都包鸾族谱祝寿录中,有明确宗亲来往记录的如清咸丰丁已年(1881)包鸾宗亲八世祖永恒公之妻黄孺人八十大寿伯仁公十一世孙(家字辈)蔡集堂.蔡集成堂兄贰人以宗侄的名份祝寿可见以辈分分明.伯仁公十一世孙集堂集成(系家字辈),与绍全公九世孙方宗公(系方字辈)同辈,因此也可以此为椐上下推理相应定位来定辈分称呼。
  涪陵天台蔡氏一脉记载康熙三十六年入蜀.其祖由汝宁遁迹山东济阳府济阳县分派福建仙游县以洛阳为郡由郡而至江西瑞州府新昌县而至湖广永州府零陵县进贤乡麻油田而至四川大竹县蔡家沟再而至重庆府下涪州西门外皮家井转天台乡的本支路引.其君字辈在光绪二年平都济阳堂蔡氏族谱广东诗公谱系中为诗公三子伯礼公十七世君字辈.与诗公二子伯仁公十七世本字辈同辈应兄弟相称.以下字辈对应称呼.天台蔡氏家谱主编蔡安宪与伯仁公后裔蔡氏族谱主编蔡仕忠共同出示族谱,资料,查阅后出合谱序认同.
  入蜀涪陵百胜乡嘉公一支入蜀后分房至北拱第三代仕字辈与百胜乡仕字辈相吻合其后裔德字辈,辈份相等,而与伯仪公第五代仕字辈相同其后裔辈份与现行称呼也基本合呼,可以说是伯仪公后裔入蜀
  从以上推理来看后裔们都说是伯仁、伯礼、伯仪的后裔。但迁徒来渝东的先后时间是不等的。但都是山东济阳堂蔡氏入粤始祖福粤公笫八世祖显益公的子孙,他们之间都是堂兄弟。因此入渝东蔡氏后裔们都是显益公的子孙后裔,也是我们的共同的先祖。
  清朝初年间大移民入蜀蔡氏来踏水桥周边的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蔡氏宗亲至少有八、九人,其中明坤公一支在包鸾、嘉公一支在涪陵百胜后裔有的迁徙到北拱坝周边生存繁衍。与早前明朝年间入蜀的广东梅州府程乡县松源曾井诗公次伯仁公的后裔一道在踏水桥和丰都,涪陵,垫江等周边繁衍生存和发展,触洽迁徙参合为一体,相互之间往来不断。清乾隆年间各支各派的后裔们在仕途上,经济上,子孙众多上参差不齐,但在太平盛世的年代里修祖坟,立家庙,建宗祠之风盛行,各支各派建立了祠堂,家庙,宗祠等,定自巳的取名字派以便本支世系不紊乱,明确辈份.因此出现支系与支系之间同字同音字较多,排字辈的字多少又不同,入蜀时间也不相等,辈份高低又不同,给后裔们造成了在称呼上的紊乱,相互之间不认同,有时在争长小、辈份中发生口角。
  本是蔡氏宗亲同居乡里,同处社会,但分支分派众多,字辈字派各异,难以相称尊幼辈份,时有误称.是我蜀东蔡氏一大憾事,因此有必要将各房各派进行一次清理,以理清脉络,分清辈份,延续血脉,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根据各支族谱中有明确出生年的,二、从入蜀时间基本相同为兄弟相称对应辈份.三、在无有任何根据而有字派的支系以现行的面上称呼为基本点上下晗接.(附对应辈称呼表供参考)四、为使将后不在紊乱各支在末出世的字辈字中如有相同,以认高调低的原则,各支主动自行调整。
  以上仅以个人观点发表自巳的看法供各支各派宗亲讨论以待族众共同研究以便统一,以利我族尊长爱幼,明便称呼,增进团结,加强交往,如有不当之处请批抨指正。
  本论述资料来源《平都济阳堂蔡氏族谱清光绪丙子岁木刻印刷源本》,《丰都包鸾蔡氏族谱2004年打印本》《垫江裴兴蔡氏族谱2004年重修印刷本》,《民国卅七年百岩脚老院子文波字叙章手抄本蔡氏族谱复印件》《半淹之城作家出版社》
蔡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