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地区 >> 四川省 >> 信息正文

新街蔡长友支系初考——蔡永相

新街蔡长友支系初考

    蔡永相据蔡长友提供的《木本水源》载:先枝,居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四方井十四都。调北征南时逰于四川重庆府江津县、綦江Qi江县生八子,晚房曰伯常。伯常,落于贵州遵义府鸭溪口金溪台百蜡坎生四子:高升、士龙、士虎、士秀。士龙,生于遵义百纳坎,卒于平远州敦仁里八甲老兔场小河边,子明亮。明亮生于遵义百纳坎,卒于平远州敦仁里八甲大兔场,子万全、万金、万福、万财。遵义百纳坎就是现在的遵义县鸭溪镇白蜡坎村。见图一。图一从上述材料来看,该支系与道光三年文林郎蔡维礼撰遵义《蔡氏族谱原谱引言》的记载相同,属于同一支系。道光三年(1823)文林郎蔡维礼撰遵义《蔡氏族谱》原谱引言:夫谱者,国之史籍,族之家乘也。族之谱猷国之史也。国有史而不修,则治乱兴衰之源不悉;家有史而不续,则本末源流之争不能书。故族谱一书,贵於能制,尤贵於能合也。言吾先祖,托始於济阳,孝义门第,东阁家风,族盛繁兹,嗣孙万亿。吾宗肇始於姬周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顸,生帝喾,生后稷,传十五代之后而生太王,生太伯,生重雍,生五季而生姬昌。姬昌,传有百子,昌之五子姬叔度,於豫州立蔡国,此后国为姓,不复姓姬也。蔡仲克庸肇封蔡国,传廿四代,先祖相传六百余年。春秋时代,传至蔡酿,因退隐山东济南府济阳县,又居十八代,至唐初时期。传至先祖蔡有德,娶钱氏朱氏,因文武全才,唐封镇国大臣之职,镇守北京顺天府,以及潼关,落业虎皮口,移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太和两县交界处,鹅掌大丘蔡家庄。再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在江西湖北两地,钱朱祖母共生八子,传至第八代,学诗祖迁四川内江县。明成化元年乙酉岁,公元一四六五年,第十一代,一元祖系状元及第,奉圣旨命,充三江文衡(即黔从江、剑河、沿河),兴文祖落业遵义马桑窝,买业尚稽场;府祥祖回江西朝祖,复由江西临江府,同川州巽闪坝,再入黔落业播州,鸭溪荒茅田二大堰;县祥祖落业仁怀火石岗蔡家湾;州样祖住居尚稽守祖;顺祥祖任绥阳教官,买业桐梓黑石溪,传四代即喜应中旋。应榜祖领照遵义北乡大溪里,十甲地名心田;良武祖顺冶二年,乙酉岁,公元一六四五年,来心田执照落业。历代相传,四泽绵远,清代经族象共议,联宗修谱,广积范围,审前访后,迈步前进,兴文之脉,世皆得合。宗谱协修巩固,族人同德同心。振奋精神,各专其责,川黔州县,查访源流,集成追远以慎终,明德自归厚。追宗溯祖,亦不忘其先而传於后。谱序落成,家有训而族有纲。修谱前载,流芳百世。;唐朝(618年~907年),北京称幽州,明清朝两代称顺天府。《引言》说,唐初到泰和,传8代。约240年,618+240=858,尚在唐朝末期。第十一代一元祖成化元年(1465)充三江文衡,说明出生于1435年左右,330+618=948(年),宋朝还没有立朝。也就是说,从唐初618年到1435年,经817年,74年才传1代,这是一个特大的错误,足以说明入川以前的源流只是一种讹传的记述。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这一说法,四川多数汉族都说是从这里来的。近年来,经麻城本地学者和有关专家多方考证,确认麻城孝感乡位于今麻城市的西南部,面积1200平方公里。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户口消耗,并入麻城仙居乡。麻城孝感乡(含合并后的仙居乡)从元末明初至清中期,向四川、重庆等地连续大量移民,成为我国著名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见图二。图二鹅掌大丘,各姓氏族谱中,有各种不同的村庄,如:鹅江大丘、鹅公大丘、鹅掌大丘、、鹅颈塘、鹅颈、圳上、圳上梅子坡、十八都鹅颈大坵圳上、大桥乡永乐村陈家湾、岩后深基沟大石包王家村、千秋乡十八都、大古坟、古家庄、王望村、五甲塘、鲜家村、上坝村、圳上潼江湾、荣坪乡、圳上黄家,早禾乡、普乐乡永盛里均(圳)上、上坝村后改为熊家村,及这里的蔡家庄。认真分析、考究,鹅颈大丘就是泰和县境内的一大块当时集中移民的营地,包括许多村落,查看泰和县地图:查到鹅颈头、芫丘和桥头、熊家村,在赣江刀子角渡口遥相呼应,大丘应该就在以这块为中心的地方,在这个范围和周边地区。
    道光六年(1826)登士郎蔡文萃《考淑祖之后济阳派》:淑祖之后,生兖,生动,生庄,生枢,生筠,生永修,生轻,生子中,生琏,生廷珏,生均,生进,生廊,生宗兴,生之问,生冕生拱之,生伯麟,生发,生元定,生沈,生杭,生文贵,生国陆,生元一,生六宣郎,生仲二郎,生簿,生奖,生桂忠,生均八郎,生旋,生明贵即廷贵,生璋,璋祖李氏所生兴盛,兴旺先祖六百年,传蔡酿,因退隐山东济南府济阳县,又居八代,至汉末时期,传至蔡璋住居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又居十代而至先祖蔡有德娶钱氏朱氏共生八子,蔡有道李氏共生二子,蔡有才胡氏见后详载,祖之由来,攸也久也,随文简叙,流芳百世。这段考证的话与蔡维礼的序的内容实际是一样的,不过把唐初换成汉末,把8代加成10代。同样在代系时间上出现了很大的错误。可见,当时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亲自到泰和考察,只是根据传说编谱,与实际不相符。但根据随文简叙的世系,从《泰吉蔡氏族谱》中,可以找到三个相同点:一是有个蔡彰,为泰吉谱得常公第十代孙、景隆公之孙、阴公之子,但绝不是泰吉一世祖。二是有廷字辈,名字多数相同,如廷松、廷梅、廷樟等,但璋(彰)与廷字间遵义谱为11代,泰吉谱为5代;三是同时都有天字辈,也有不少名字是相同的,如天福、天禄、天爵等,但泰吉谱天字比廷字高一辈,遵义谱廷字比天字高三辈。泰吉谱廷字辈为得常公第15代孙,自13代到20代都有人迁四川:希远,成文四子,弘治癸亥年(1503)往四川徂军;心际(1680生)子本义、本礼、本志;以元、仁嘉、仁佑、仁作、仁位、仁倍、仁伦、徙内江椑木镇兴隆湾,后部分迁沱江河;以珠1760年在四川生仁清;心洪子本修(1705),康熙间(1662~1722)迁;心敏子本魁,康熙间(1662~1722)迁;本逰(1732生),乾隆间(1736~1795)迁;本球子以珠,康熙壬辰(1712)生,迁内江椑木镇有子仁隆、仁皆;本祥次子以恩,字荣尚;以悠长子任俊、三子仁仕;以球三子仁清字夷圣,乾隆庚辰生;殁四川内江县椑木镇兴龙湾陀江河一带。存礼,生康熙丙午(1666年),子心淮、心河;存福,生康熙己酉(1669),子心汉、心汶。俱商外。根据《木本水源》记载的世系:先枝 伯常 高升                 士龙 明亮 万全 礼洪 文海 昭富 永祥 长友 士虎 万金 士秀 万福                     万财根据遵义谱记载,迁四川的綦江的为廷樟公之后,先枝公即为廷樟公之子。下图是根据《泰吉蔡氏族谱》、《遵义蔡氏族谱》、蔡长友提供的……

前言
    泰吉,主要指今泰和县、吉水县、吉安县、吉安市区。
    2012年1月15日,受贵州部分县市蔡氏宗亲代表大会的推举和委托,本人汗颜受任《贵州蔡氏联宗谱》编委会主任兼主编。至4月,先后搜集了当地53部各型各类谱书,谱系大部分源于江西;同时对历史上的历次移民和全国各地蔡氏源流等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索和查阅,并着重了解了江西及其周边的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蔡氏源流。
    在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锁定了查访目标。5月在贵州蔡必德陪同下,5月、11月在吉水蔡述金、泰和蔡华云和蔡华海等兄弟的陪同下,两次行程二万余里,走访了南昌、抚州、吉安、宜春、赣州五个地级市相关的宗亲,拜谒了蔡剑学术研究会会长蔡交云等宗长,造访了地方志部门的同仁(本人从事方志工作)。收集了不少近年印刷出版的各地族谱和大量电子版本谱籍及稿件,拍摄了古旧孤本族谱资料112册计八千多页;调阅了相关市县历代州、府、县志和地名志。全程得到各位宗亲和方志同仁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在查访中,从丰城联修谱及支谱中查出明清时期迁入云、贵、川的共三百左右男丁,其中迁贵州两百多人,部分与贵州支系实现了完美的对接。在泰吉族谱中查出迁四川21人、迁贵州6人,部分也实现了对接。
    但泰吉谱三十代以上,即宋政和元年(1111)以前,因源流不清造成世系断代或错接,急需进一步考证,查清源流,辨明世系,以便于外迁支系的衔接。
    现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泰吉蔡氏源流世系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不当和谬误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本文根据《泰吉蔡氏族谱》、《遵义蔡氏族谱》、蔡长友提供的《木本水源》,进行考证后整理得知:三支蔡氏都是出于泰吉蔡氏。

蔡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