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分布 >> 信息正文

蔡氏族人分布与迁移-福粤公谱

蔡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不仅是汉族中的大姓,也是回、满、藏、朝鲜等少数民族中常见的姓氏,在海外侨胞、海外华人中分布的比例也很大。 
一、蔡氏人口及分布 
    宋人编的百家姓里,蔡氏名列第155位。 据 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姓氏人口统计结果,大陆蔡氏总人口 600 多万,居第 40 位。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四省集中了中国大陆 42%的蔡氏族人,湖北、四川紧随其后。在台湾,蔡氏则是位列第八的大姓,人口超过 60万,一半以上集中在台南、嘉义两地。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蔡氏也是名门望族。 
二、蔡氏族人的迁徙 
    蔡氏与其他姓氏一样,总体上是由中原向四周播迁。历代士族迁徙中,次数最多、人口最众、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南迁。究其缘由,或战,或灾,或留戍,或仕宦,或避仇,或国家强推,或生齿日众。 
1.战国时期蔡人的迁移 
    蔡受楚害不少,国人随着国家的逐渐衰落而颠沛流离。有的南下楚、吴,有的迁到了秦、晋、齐、燕等国。这些远走他国的蔡国人都以蔡为姓,形成了较早的蔡氏。至下蔡国亡时,蔡人足迹已达今河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北、贵州、江苏等地。据《上蔡县志》、江西《瑞州府志》以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等县志记载,楚灭下蔡后,蔡侯齐携下蔡族人逃亡至江西今上高、宜丰、万载三县建都望蔡,后改置望蔡县。其时,又有蔡人在今湖北巴东和始建一带复国,至楚宣王八年(公元前 362年)时为楚所灭。楚悼王时,用吴起变法开发南方,先前迁于楚地蔡甸(今湖北汉川)的蔡人,被再迁于高蔡(今湖南常德),建立高蔡国,后又为楚所灭。高蔡国亡后,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迁于贵州,散布于 20多个县市,后称“蔡家苗”。 内乱外逃,也是蔡国人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元前 521年,蔡平侯卒,其子朱继立,遭东(悼侯)攻击,朱投奔楚国。公元前 491年,蔡昭侯被反对东迁的人射杀,参与弑君行动的公孙辰奔吴。次年,又逐大夫公孙猎出奔吴国。蔡国迁下蔡时,不愿居淮南低湿之地的部分人逃依楚国,有的分迁于秦、晋、齐国,如晋太史蔡墨、秦相蔡泽、楚大夫蔡鸠居、齐大夫蔡朝等。 
2.秦汉以后蔡人的南迁 
    汉魏以降,蔡氏播迁融入中原四次大移民之中,向南方迁徙。 第一次是永嘉南迁。西晋末,皇室内讧引发“八王之乱”(公元 291-306 年),直接招致了永嘉(公元 307-313 年)年间的民族斗争。以匈奴、羯、鲜卑、羌、氐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举兵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中原百余大族相率南奔,大批百姓跟随过江,先后近百万人。当时居于济阳郡一带的蔡氏家族有多人随晋室南渡,后播于江浙一带。济阳考城人蔡谟就于此间“避乱渡江”。永嘉南渡是中原百姓大规模向江南移民之始,因此蔡谟被视为济阳蔡氏南渡始祖。永嘉五年(公元 311年)二月,刘聪遣石勒率部南进,破新蔡城,擒杀新蔡王司马确,将部分县民徙迁宛中(今南阳),侨置新蔡县。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 373 年),以永嘉之乱流徙到南方的新蔡人,于九江王黥布旧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侨置新蔡郡。刘宋泰始五年(公元469 年),以新蔡、阳、东苞信、西苞信、固始五县流民于今固始县城侨置南新蔡郡。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 527 年),武帝以新蔡流民于古潜邑(今安徽霍山县下埠侨),侨置新蔡郡。 第二次是唐初“蛮獠啸乱”。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 669年),福建泉州、潮州一带原住民(时称“南蛮”或“蛮獠”)与汉族矛盾激化,由打家劫舍发展到陷城略地。高宗皇帝命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平乱,后又命陈政之兄陈敷、陈敏率军增援,历经 10 余年逐步平定动乱。陈氏祖孙五代治理闽南,促进了闽南开发和漳州建置。安史之乱发生后,又有许多中原百姓陆续前往闽南,投奔陈氏政权。前后百年间由中原陆续迁入的百姓当在万人以上,但留下姓名的不多。其中军官有府兵校尉蔡长眉和队正蔡彧。 
    第三次是唐末黄巢起义。黄巢起义爆发(公元 875年)后,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加入义军。后王潮被推为首领,于景福二年(公元 893年)攻下福州,统一全闽,被封为福建观察使。王潮病逝后,其弟王审知继掌军政大权,开始对福建进行大规模治理和开发,中原一带及李唐旧臣纷纷前来投奔。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的中原将士及士人万人以上,其中蔡姓不少,而确切人数已无法统计。他们与唐初随陈氏父子入闽的蔡氏混为一体,发展成为福建大族。 
    第四次是宋室南渡。建炎年间(公元 1127-1130年),为避金兵杀掠,中原百姓又一次大规模向江南徙居,繁衍于吴越地区,其后有迁至安徽凤阳、泗州、亳州者,也有迁往福建、广东诸地者。建炎间随宋室南渡的不仅有蔡氏达官显贵,更多的是大批没能留下姓名的老百姓。他们辗转南逃,备尝艰辛,其后代散居于江南各地。 
3.蔡氏族人播衍海外 
    明清之际,蔡氏族人开始向海外迁徙。明代洪武年间“闽人三十六姓入琉球”,就有蔡襄裔孙蔡崇,后为琉球蔡氏始祖。明天启至崇祯年间,福建灾荒,漳泉两府灾民相率渡海到澎湖谋生,同安蔡鸣震随迁澎湖。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军中有礼官蔡政、掌稿参军蔡鸣雷、察言司蔡济和蔡汉襄、右卫镇蔡文,水师五领蔡仲琱、卫理蔡云、中提督右镇右营蔡穆、副将蔡恺、内司镇蔡翼、果毅后镇下司总蔡明、侍卫右协蔡智、侍卫骄翌营蔡添、果毅中镇下守备蔡兴,果毅后镇下都司蔡珀等,后留居台湾云林、屏东等地。清代,由福建、广东迁徙台湾的蔡姓族人更多。南明永历年间,金门人蔡相将、蔡道宾兄弟等由金门迁居到澎湖。康熙年间,又有南安人蔡为谢、蔡廷、蔡构等入台开垦。台湾许多书籍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台湾的许多历史与蔡姓都有很大的因缘。也有诸多蔡姓族人迁徙其他国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以及日本为多。 
4.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明清之世非常有影响的大移民运动。所谓“湖广”,原指元代所设湖广行省的简称,到明代分为广东、广西、湖广三个布政司(省),其中湖广布政司辖今湖北、湖南之地。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盛于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军入川,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 1356年)建都重庆,国号大夏。明玉珍先后两次下诏差人至老家湖北应山孝感一带,征招乡亲进川。其时,楚地正杀得天昏地暗,而大夏王朝偏安一隅,自然趋之若鹜。重庆(古四川)丰都包鸾蔡氏谱载“相传祖籍系出楚之麻城,因元季至正年间避徐寿辉乱入蜀”,即是指此。经宋金、宋元、元明之际的战乱,两湖平原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而江西成为当时第一人口大省,面积却只有湖广的 2/5。随着明朝统一战争的进行及明初移民政策的推行,江西人口大量流入湖广,并经由湖广流向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是谓“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一直到明朝灭亡仍未结束,只是后期稍有减少。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正史记载主要原因是战乱、瘟疫、虎患三重天灾人祸,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由鄂入川,直取成都称帝,建大西国。此后 30 多年间,清军和地主武装与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之间围剿与反围剿的拉锯战、南明政权与清军的战争、南明政权内部的斗争,以及吴三桂之乱等,导致生灵涂炭,人烟稀少。民谣称“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四川人口明代高达 131万,到清初仅残存 50 万左右。招民垦荒便成为清初中央和地方政府恢复经济、重建社会的首要任务。自清世祖顺治六年(公元1649 年)起,清政府先后颁行招垦安置措施,规定各地荒土可 任“开垦耕种,永准为业”。顺治十年(公元 1653年)特别规定“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清圣祖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建议鼓励湖广等外省农民入川落籍开垦。外省向四川、重庆大规模移民运动由此拉开。此时移民主要来自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十余省。 
    湖广填四川主要移民路线有三:一是由长江水路入蜀。沿江汉平原,顺长江,穿三峡,涉水跋山,进入重庆,分流到川西平原。这是从湖北孝感、麻城到四川的水路。广东、福建的客家人移民到四川,不少是经湖南,加入到两湖入川的移民人流中,沿长江水路或周边旱路入蜀。二是由川陕驿道及临县进入川北。东乡县(今宣汉县)与达县相邻,移民迁来后“占地报亩,成为花甲(亦称飞地)”。这些“花甲”,皆系当时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外省移民落业较多的安身之处。三是从贵州旱路入蜀。仅乾隆八年至十三年(公元 1743-1748 年),“广东、湖南二省人民由黔赴川就食者共二十四万三千余口”,平均每年近五万人。
蔡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