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历史 >> 信息正文

略考蔡国史

略考蔡国史
——蔡石军  蔡桂光/文
   蔡国是周朝成立时分封的诸侯国,也是周武王的昆弟姬度受封于蔡的国家。蔡国受封于公元前1 046年,距今已有3 05 4年了,其历史十分悠久。记载蔡国历史的文献很多,其中具有经典性的如:司马迁所写的《史记·管蔡世家》;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编修订本《春秋》;左丘明所著的《左传》等等。但是,这些文献记述的蔡国历史有出入,也就是有真有伪。因涉及问题较多,限于力笔不能一一考述,只选择一些关键情节予以略考。
一、蔡国始封地的记述
    《史记·管蔡世家》曰:“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集解世本曰:居上蔡)。
    《汉书·地理志》曰:“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曰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帝王世纪》却说:“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
    【略考】武王灭殷立周最初当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第一步施政是实行了封侯制,即对功臣昆弟封为诸侯。姬度受封于蔡,故称蔡叔度。所以上蔡就是始封地。在《史记·管蔡世家》续曰:“二人(管叔、蔡叔)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司马迁只提“二监”,未言及“三监”。
    为了制服和笼络殷民,武王把武庚封在殷都旧城一个诸侯国侯君,想以此办法消除殷民的敌对情绪。但是,武王又担心到武庚受封治理殷民会有复辟企图出现,为此作出一个监殷办法:指派管叔、蔡叔,以“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管叔和蔡叔都是武王灭殷立周的功臣昆弟,而武庚是殷纣之子,封侯不会同时进行,前者肯定早封于后者。周灭殷虽有部分殷民逃出疆外,但是周平天下大势已定,即使封武庚为殷侯治遗留殷民,其复辟举动不可能短期内形成,遂推定监殷实为稍后事。蔡叔度在监殷中,一说封于卫,另一说封于鄘;,那都不是蔡叔度任侯之初始封地,只能称之为驻地。如果蔡叔度的始封地是卫或鄘,按照周朝封侯的规例,就当称为“卫叔度”或“鄘叔度”了,怎么还称“蔡叔度”呢?既然姬度始封于蔡,则其被称为蔡叔度,上蔡就是其始封地。
二、成王“少”之解
    《史记·管蔡世家》曰:“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
    《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少,在襁褓之中。”
    《史记:燕召公世家》:“威王既幼。”
  《逸周书·度邑解》:“发之未生,至于今60年。”而成王为武王长子,所以东梦家:“武王灭殷已过半百,则成王即侍当年早尸成年”杜勇先生《(尚书)周初八诰研究》中说:“成王即政年仅20来岁。”成王弟唐叔虞(晋侯),晋公盖:“我皇祖唐公(应)受大命,左右武王。”
    【略考】成王弟唐叔虞既能被封为晋侯,且能左右武王,其应及成年,其兄成王肯定早已成年。将成王说成少儿、幼儿、婴儿(在襁褓中)必然另有用意,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三、蔡仲复封迁新蔡之说
    《史记·管蔡世家》曰:“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
仲……。”《集解》宋忠曰:“胡徙居新蔡。”
  《汉书·地理志》曰:“上蔡,故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
  【略考】《集解》宋忠厚说胡徙居新蔡之说是受蔡国始封地异论误导的。因为异论认为蔡国始封地是监殷的卫或鄘。蔡仲复封地不在卫或扁5,而是在叔度迁囚葬地一上蔡,把上蔡称为新蔡。不管异论怎样认为,其实蔡仲的复封地就是上蔡。根据《上蔡县志》(会议纪
要):“上蔡蔡国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进行修复,战国时期继续沿用……。”由此可知,蔡叔度始封地和蔡仲复封地同是上蔡。
四、蔡国第十九任侯君叫弃疾
   《史记·管蔡世家》曰:“楚灵王以灵侯弑其父,诱蔡灵侯于申。伏甲饮之,醉而杀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弃疾围蔡。十一月,灭蔡,使弃疾为蔡公。”
    【略考】在《蔡氏族谱》里配有蔡国侯君世系表,所列侯君都是姓蔡的,没有叫弃疾这个人。弃疾围蔡灭蔡后,即被楚灵王封任为蔡之大夫(《正义》注释)。这个蔡之大夫的“蔡”字,说明灭蔡仅以撤销蔡人任蔡国君资格,并没有致使蔡人绝祀,即是蔡成为楚之附庸,它还是一个原有的行政区,由弃疾掌权治理。因为弃疾治蔡三年后,弃疾攻楚杀了楚灵王,代之为楚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任蔡国侯君,是为平侯。蔡国侯君的传位历史实在为蔡国史,不限于族袭世系。所以,把弃疾列为蔡国侯君是遵照历史事实的做法。
五、隐太子友镇国6 3年、寿1 0 2岁是伪说
    《建阳蔡氏源流考》曰:“二、蔡国的传位,十八世隐太子友,名友,灵侯太子,妻许氏,生二子,长子东国,次子岂甲。镇国63年,寿102岁,未封侯。”
  【略考】隐太子友未封侯,他是灵侯之子,这件事有史可考。说隐太子友镇国63年,寿1 0 2岁不知史出何处?从蔡国侯君传位年历表看来出,灵侯被楚灵王诱杀于申,卒于公元前5 3 1年,蔡为楚所亡,从公元前5 3 1年开始,蔡国由楚灵王封其弟弃疾为蔡公主政,主政三年。至公元前529年,弃疾杀楚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公元前528年,楚平王乃求蔡景侯之少子庐任蔡国侯君。这段时间蔡国侯君传位连续不断,哪能能容纳得隐太子友镇国?况且镇国6 3年?又考隐太子友寿1 02岁,隐太子友之死,史书有二种说法:一种说:“隐太子友者,灵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杀隐友子友。(见《史记·管蔡世家》)。”隐太子友死于平侯立之时,即公元前5 2 8年。另一种说法:“昭公1 1年(公元前5 3 1年,蔡灵侯1 2年)冬十一月,楚子灭蔡后,以隐太子作为人牲用于同山(见《左传》)。”也就是说,隐太子友死于公元前5 3 1年11月。再孝隐太子友的出生年月,见《史记‘管蔡世家》日:“四十九年(公元前5 4 3年),景侯为太子般娶妇干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弑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也就是说灵侯娶妻时在公元前5 4 3年,推理灵侯生隐太子友最早也许在公元前5 4 3年(设即婚即生)。按此算则隐太子友生于公元前5 4 3年,死于公元前5 3 1年或公元前528年,寿1 2年或1 5年。假如说隐太子友为灵侯前妻所生,按生育期限加60年,则隐太子友寿年也不过是7 2年或7 5年罢。故说:隐太子友镇国6 3年,寿1 0 2岁是伪说。
六、朱侯是蔡国侯君
《史记·管蔡世家》曰:“故平侯卒而隐太子友之子东国攻平侯子而代立,是为悼侯。”
【略考】平侯子名朱,无谥号,任侯一年,东国攻朱侯,朱侯逃奔楚,居于楚,死葬于楚(今湖北省宜城市地方)。朱侯确实是蔡国侯君,旧近《蔡氏族谱》几乎把朱侯遗弃了,应以追认。
七、平侯迁新蔡之说受质疑
    《辞海》曰:“新蔡,古邑名,公元前529年蔡平侯自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迁都于此,故名。即今河南新蔡县。”
    【略考】根据《论语·泰伯》记述:“孔子主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孔子入蔡是在公元前4 9 1年,也就是蔡昭公迁都州来后当年。迁都前,楚攻蔡,派叶公(名沈诸梁,字子高)占据蔡国故土(上蔡),迫昭侯迁州来。孔子入蔡目的是投靠楚国镇守蔡国故土的叶公(见《古史辨》)曰:“孔子避后适蔡,见叶公。”又曰:“盖孔子居于陈三年,被兵乱,而至蔡见叶公。”由此可见,昭侯迁都是从上蔡迁州来(下蔡)的。如果说平侯已迁新蔡,则昭侯应该从新蔡迁州来,叶公也应该在新蔡而不是在上蔡。又依据《上蔡县志》(会议纪要):“上蔡蔡国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进行修复,战国时期继续沿用。”也就是说从蔡叔度至昭侯迁州来前,上蔡固然是蔡国国都,不存在新蔡是蔡国国都。
八、蔡国延至何时?
    《史记·管蔡世家》曰:“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
    何浩在《楚灭国研究》中说:“楚惠王之后陈、蔡社稷复存,只是由于陈、蔡被迁于楚之西境丛山之中,少与中原交往,难为他国所知,以致其事迹未能更多,更明确地记录下来。”
    《战国策》曰:“蔡圣侯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菇溪之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是。不知夫子发受命乎宣王,系已
  以朱丝而见之也。”
    【略考】以《史记》的话:楚惠王灭蔡的灭字和蔡侯齐亡的亡字及蔡遂绝祀的绝祀两字连贯理解,应当认定为:蔡国灭亡了,齐侯死了,祀蔡已经绝止了。如果将亡字理解成逃字,请问谁知齐侯逃往何处?有人说齐侯逃到江西建立“高蔡”及“望蔡”。据江西上高县志反映说,那里没有从下蔡迁去建立望蔡记载依据,只有在东汉时从上蔡迁去的因怀念故地(上蔡),把迁入地称之为望蔡,与齐侯之迁为两码事。至于蔡圣侯,他是齐侯几代裔孙呢?始
终无史可查。再说蔡圣侯荒淫无耻不以国为是,残兵不能打仗,遗民不能聊生,国土丧失无存,有何公认蔡国尚存?
    综上所述,蔡国侯君传位简历则是从公元前1 046年开始,至公元前447年为楚所灭终止,建国历程整整六百年,共计侯君2 7位,属蔡氏世系传2 3代,同代传位分别为1 2世、17世、1 9世。
蔡氏图册